閱讀大概是我人生最高CP的投資了
在接觸法繡之前,對於Lunéville這一詞,與其說是不熟悉,應該是根本不認識。但在接觸法繡之後,但凡與Lunéville有關的資訊、影片甚至是書籍,都像是看到魔戒的咕嚕一樣瘋狂。
在這邊稍微介紹一下Lunéville刺繡:這種刺繡係屬於各種繃架形刺繡的總稱,源自法國東北部一個叫做-Lunéville呂內維爾的小鎮。在跟Ecole Lesage第一次諮詢課程的時候,他們會使用Hook這個詞來代表Lunéville 那支勾針,我想是因為當地通常叫這種刺繡為Lunéville Hook刺繡,所以他們也這樣稱呼吧?而這項技術最早起源於印度的一種工藝 – Aari,Aari則意味著印度教的長鉤子,頭部是尖尖的鉤子,尾端就用布條纏繞起來,用來在刺繡面料上面製造一些鎖鏈式的紋路,而Aari刺繡於十八世紀出口到中東的波斯灣,抵達歐洲。Aari這種技術在到達歐洲後則稱為Tambour刺繡!(此外,法國圓形的繡繃也就是叫做Tambour,而這個詞在應用刺繡上法語原本的意思是:指將織物緊緊地拉伸到框架上以產生繡製常規鎖鏈式針腳所需的張力的技術。而上課時老師會稍微用手指輕敲著繃好的Tambour,告訴我們,要聽到咚咚咚的聲音才是真的繃好的Tambour!所以,如果單純直譯這個詞⋯⋯⋯⋯沒錯!它就是“鼓”的法文喔!)最後在十九世紀初,Tambour抵達了Lunéville小鎮,從此這項技能並在小鎮蓬勃發展,並且席捲法國時尚工藝。
最近日本文藝社有出一本Crochet De Lunéville,算是在法繡社團中討論熱度蠻高的一本Lunéville刺繡書。內容不僅圖片美麗,基本教學也都非常詳細(幾乎快能還原我在Ecole Lesage的探索課程)因為目前台、日,似乎都能買得到(我看博客來還有書,想要的快去搶吧!)加上歐美這邊也有阿馬送的加持,所以取得較為容易的,我就不多做介紹了。只能說,喜歡的人真的可以考慮帶一本回家,就算不看,擺著也是賞心悅目的!
今天我想要介紹的是這一本“La Broderie De Lunéville”!是在漫漫長夜裡的貼身好夥伴啊!因為本身身為法語語殘者,雖然很努力的想要跟上課程老師的全法語教學,但無奈非常多的單字就算是翻譯成英文我也是一臉黑人問號,如果再搭配上老師情緒較為激動,講話速度恢復正常水平然後行雲流水的呸啦呸啦說完一段話後直接丟一句:這樣你OK嗎?我通常都會在理性與感性、現實與幻夢、自尊與求知中默默掙扎一下⋯⋯是啦,後面還是會不恥下問一下,但是真的覺得自己這樣下去非常母湯。雖然努力記得單詞發音,但是無奈工作狀態下,能夠記得針法跟注意事項就已經腦死一半。多數都是筆記了發音,然後回家興奮地問Al有沒有聽過什麼詞⋯⋯他都會一種極度哀愁的表情聽著我的發音然後搖頭道歉。所以,一本寫有專有詞句的專業書籍簡直就是我的滔滔學海上的一座燈塔!指引了在學海上載浮載載沉的我的明燈啊!
雖然不比日本文藝社的內文照片來的精美,但是以那個年代以及以“歐美”書籍來說,圖文並茂就已經讓我感動得快要落淚。更何況是那麼符合現實的繪圖,還外加文字補述,真的是一邊跪著一邊看。就算新手小白跟著一步一動也可以順利上繃!不過,因為有點年代,加上各家上繃方式本身就有一點點的差異,所以我個人還是以學校學到為主。閱讀書本則是我一邊複習步驟,一邊練習法文的一種方式!
看看那又愛又恨的亮片。還記得第一次探索課就是跟平片打交道,整個做到懷疑人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結果那時要是花點時間看書,大概就不會懷疑人生到不知該如何是好,最多就是懷疑人生而已。而線尾打結的部分我則是從未使用過!不過在某些YT影片中倒是有看過就是了。目前學校教的起針還是以來回三針為主。
當然,一本手作書,好的基本教學是決定我要不要購入的重要參考指標(就像我梭編的書,每本的基本教學要是被我分裝出來應該可以變成跟字典一樣的厚度了)但是,讓我真正下定決心非擁有不可的則是書籍內容的“實作”部分。書本附錄了11種作品,每種作品則有1~2種的織圖。織圖也非常詳盡,可以應用在非常多的地方。總之是看了讓人感到開心與誠意十足的一本教材書!
這本書雖說有點年紀(2003年)但直至今日回顧書中的設計,依然讓我感到驚艷。目前不知道台灣能不能買到實體書,但是偷偷告訴你⋯⋯到Issuu上搜尋這本書的名字,是可以看到電子版的喔。而且目前看來是免費的!有喜歡的朋友快點去看看吧!
強烈推薦給:*法繡初學者**想學習法繡法文專有名詞者*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五下Like(使用Google或Facebook帳號免費註冊),支持我創作教學文章,回饋由LikeCoin基金會出資,完全不會花到錢,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