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認識「猶太文化」與要瞭解猶太飲食文化的人,一定要認識Kosher!以及在各類食物包裝上的希伯來文 – כשר
本篇照片與圖文皆為本人拍攝,請勿轉載

巴黎猶太區
巴黎就是個小型聯合國
在巴黎你幾乎能找到各個國家與各個民族的特色料理,自從來到巴黎解鎖黎巴嫩食物之後,我就對於中東食物開始有無限的喜愛。它們超越了亞洲處理食物的理解範圍,從植物到動物,沒有一個不讓我淪陷。就連我不屑一顧的鷹嘴豆,都能在他們的巧手之下變成放屁生物武器⋯⋯不是啦!是美食精神操控炸彈,讓你就算只是經過,也想要買一個往嘴裡塞。
而趁著巴黎文化遺產日,我跟哥哥到了巴黎的猶太街區裡尋找最猶太的食物!

有種地窖感覺的室內裝飾
跟著美食家哥哥熟門熟路的穿梭在巴黎猶太區
我好奇的問著哥哥,是因為我們一家除了我以外都是猶太人,所以他才會對猶太食物那麼熟悉嗎?結果哥哥就默默地說:「沒有,純粹是我愛吃所以才知道這些地方。」
可以,很哥哥!
雖然夫家是超級純血猶太血統,但是因為沒有信仰猶太宗教的緣故,跟都是吃貨的原因。我一直都沒有特別感受到民族的用餐特性,除了繼母的猶太新年餐之外,對於猶太食物一直沒有一種強烈的印象感⋯而且身為全家族第一個外來入侵物種(玩笑話而已)我一直很訝異Raban對於亞洲食物的狂熱⋯⋯他可是一個可以除了早餐不能吃中式料裡之外,餐餐吃米飯,喝煲湯都沒問題的詭異亞洲胃的歐洲男孩。
甚至他對於米飯的接受度高過麵包、義大利麵以及沙拉,曾經試著讓Raban一餐只吃馬鈴薯泥配肉排外加生菜沙拉。他老兄就一臉疑惑的問我說:「是你想吃馬鈴薯泥嗎?白飯呢?」

代表法國自由、博愛、平等與革命精神的瑪莉安娜!
鵝姊貧瘠大腦無法辨識的店內風格
因為這輩子都沒有去過伊斯蘭國家或是猶太教國家,但是真的要形容的話,是有點摩洛哥餐廳的感覺。至於為什麼是摩洛哥⋯⋯因為曾經去過的摩洛哥餐廳跟這裡的配色與牆面色彩表現有點類似!所以就讓我們暫時腦補這是摩洛斯風格吧(歡迎知道這種風格的薯友愛心指正)

另一面牆則是法國歷任總統
第五充滿個種傳統美食的菜單共和國後的法國所有總統都被擺上了牆面
光是這些畫像就能深刻體會到法國民眾對於自己總統的好惡(大笑)除了薩克齊總統之外,其他都充滿了濃濃的法式幽默。
這種法式萬事皆可嘴的幽默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接受,因為真的是葷素不忌地講出事實所看,內心所想。偏偏每個人對於現實的解釋真的是各自表述⋯而且在這民族大熔爐中,各自民族能開自己民族的玩笑,但是一但牽扯到外族。那可是分分鐘都會有生命危險的啊!

充滿個種傳統美食的菜單
完全看不懂!
對當時的我來說,能閱讀的只有菜單上的金額了
當然除了法語能力堪憂所導致的閱讀障礙之外,這種傳統美食的名稱就像是我們偶爾會叫叉燒飯是黯然銷魂飯、珍珠奶茶是好喝到咩噗茶一樣的道理。雖然他們取名是有邏輯的,但是主要就是沿用原地區的發音來法國繼續用。所以只看名稱、食材,沒有吃過該料理的狀態下,是完全無法猜測這盤菜肴到底會長得什麼樣子⋯⋯
「奶類與肉類不可混吃」
這是第一項,也是最重要的戒律!這條戒律出自「猶太聖經」,並且竟然遵循了重要的事情講三次!分別是在「出埃及記廿三章19節」、「出埃及記卅四章26節」、「申命記十四章21節」通通都提到了:「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好幾個世紀過去了,猶太拉比們對於這條戒律有各種解釋。其中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個說法讓我倍感認同,他說:上帝認為人要有「悲憐之心」,所以沒有任何動物願意看到自己的小孩被用原本應該拿來餵小孩的奶一起烹煮。
遵循這點的基礎之下,延伸出同一餐中「奶類與肉類不可混吃」的戒律。所以在正統猶太餐廳中,提供肉食的餐廳,通常不提供加奶的飲品、有鮮奶成份的冰淇淋以及有加奶油做成的點心。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被料理到不可思議美味的蔬菜們。

La shouk shouk(修可修可)
La Shouk Shouk
我的餐點主角是撒上tehina 醬(中東的芝麻醬)的油炸鷹嘴豆餅,搭配mechouia沙拉(番茄基底搭配各式香料與大蒜製作的沙拉)、絲毫沒有噁心感的鷹嘴豆沙白菜泥、切片的番茄、特製烤茄子、小黃瓜絲跟水煮蛋。並且撒上令你垂涎三尺的各式香草然後用剛烤好還熱著的皮塔餅作為搭配食用。
真的是一邊吃一遍淚流滿面,除了好吃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更貼切的形容了!
因為Raban的關係,我們家盡力地執行低碳與友善動物的飲食(就是少吃肉啦)但是無肉不歡的我,實在很難做到徹底素食的狀態。直到發掘出清真食物,我才驚覺,素食的變化超出我的想像!而且可熱可涼,就算是吃習慣熟食與熱食的亞洲人,也能無痛轉換。
但是有一個後遺症是要注意的
就是吃完這些以豆類與蔬菜為主食的餐點後,腸胃中那無處安放的、透明的、喧囂的美麗(美女如我是不會放屁的)可是會不受控制的傾巢而出啊!

Chakchouka avec Féta (夏可修可)
Marianne Chakchouka
而美食客哥哥的餐點則是:主體為醬煮醃漬番茄和甜洋蔥燉雞蛋,搭配白色的Féta羊乳酪最後撒上橄欖油。並且搭配辣椒醬與皮塔餅一起食用。
這個醬煮的番茄醬真的也是突破我三觀的美味。我原本以為會有蕃茄醬的口感與味道但沒想到其中的層次完全不是番茄醬那個等級的。它十分的溫潤與甘甜,比起番茄醬那種把番茄弄死後又鞭屍的味道,這個醬汁有種蜜糖熬煮番茄並且將它再一次的與甜洋蔥融合在了一起。每一口都不斷翻新你的口感,其中醃漬蕃茄的番茄本體更是把口感在順滑的旋律中添加了提示音一般的趣味。最引出香氣的部分我想就是點綴的羊乳酪了!比起強勢的羊乳酪氣味Féta比較偏向優格般的淡淡清香,在番茄基底中顯到了加成提鮮的效果。
好了⋯⋯點到為止,不然我自己打著打著,肚子又餓了。

含淚錯過的甜點們
當天我們因為其他的甜點計畫而與店家甜點含淚揮別,結果好險沒有在這邊吃,因為在猶太傳統烘焙訪中的甜點,直接甜到讓我們差點就地往生⋯⋯其實所有的清真甜點都是甜到你懷疑他們就算到台南吃甜點都會嫌棄東西不夠甜的狀態。所以真的是,一山還有一山高,沒有最甜只有更甜啊!

非常熱門的露天用餐區
一年四季,戶外露天區永遠高朋滿座
在戰斧豬排文章中已經提過,奇妙的巴黎人總是會坐在戶外區。所以這裡就不贅述了!不過在猶太區更好玩的是⋯⋯會有猶太人樂團,他們總是一臉嚴肅地唱著歡快的歌曲。彷彿就像是看到我公公老是一臉正經地講幹話一樣的親切啊!
沒圖沒真相,讓我們看影片!

連路牌都是希伯來文
巴黎真的是個魔幻之都,常常走著走著就走出國的感覺。更奇妙的是同樣一個族群的人,彷彿都會有魔力一般聚集在一起!而這些許許多多的小族群們有時也會互相依附互相吞噬的默默地長大成一個大部落⋯⋯最終,這些部落們成為了,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