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松(四國)的日子就是不斷發掘美食
什錦燒(日語:お好み焼き/おこのみやき Okonomiyaki)是源自日本的一種鐵板燒小吃。製作方法是將水加入小麥粉攪伴形成粉漿,再加上蔬菜、肉類、魚類和貝類等材料,於鐵板上燒成煎餅,最後加上調味料食用。
上面介紹很專業吧?不要懷疑,這Google抄的⋯⋯

每個地方都有美食,但我就推我家巷口那間!
在不同地方的什錦燒其做法和材料上皆各具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兩大派系,大概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關西風什錦燒(大阪燒)和廣島風什錦燒(廣島燒)然而這都不引響我們今天要看的:四國風什錦燒!
第一次吃得很有壓力
托福於當時在四國工作的老闆也是位美食探索家,我也很有口福的隨著吃貨一起巡禮高松市的大街小巷。而某日老闆邀約一起共進午餐,我就屁顛屁顛的拿著包包跟著出發了。
然而,一路上老闆卻開始了奇怪的喃喃自語模式。
「啊⋯⋯不知道有沒有開呢⋯⋯」(我:誒??沒有故定營業時間嗎?)
「啊⋯⋯不知道廚師老闆心情好不好呢?」(我:誒!?!)
「啊⋯⋯不知道有沒有新的規定呢?」(我:誒誒誒誒誒誒誒!!?)
所以在還沒抵達店家之前,我的壓力指數就已經無限上升了⋯⋯

-因為鐵板外加室外盛夏高溫而熱到起飛的店內-
太好了,好運還沒跑
運氣很好的,店家是營業的狀態!一進到店內我便忍無可忍的衝去拿了一杯飲料(額外收費)因為當天真的是太熱了。盛夏的高松可是能跟台灣一拼的高溫啊!然後一邊喝著冰涼的汽水一邊聽著我老闆的尊尊教誨⋯⋯
規矩嚴明、對食物非常堅持的店家
———想要好好吃飯就要守規矩———
1. 入座前要先看好菜單,要吃什麼請馬上決定,不要占著茅坑不拉屎!
2. 想吃什麼一次點完,這裡不接受加點這回事!
3. 食物端上你面前的鐵盤後,請認真吃,不要只顧著拍照!
4. 如果吃剩,老闆會詢問很多事情⋯⋯如果不是因為不好吃,而是你沒有盡力吃完,他老人家會極端不爽,下次來很有可能會把你轟出去。
5. 除非老闆心情好,不然不要跟他嘻嘻哈哈,他會罵人。
—————————————–
雖然這些規定很多又聽起來很恐怖,但事實上就是因為這間老店從頭到尾就是老爺爺一個人校長兼撞鐘的處理所有用餐細節。雖然老爺爺的老伴有時候會在店內幫忙擦擦桌子,但因為她老人家身體不好,常常被老爺爺甜蜜又嚴厲的轟回去休息(真是昭和大爺的浪漫啊⋯⋯)導致於一個人又忙碌的狀態下時時有暴走的可能。其餘對於食物的規範,更是日本料理職人對於自己製作的食物的尊重與堅持。先不說把做好的料理放在那邊瘋狂拍照會讓食物不是最優狀態,更有過度的拍照與誇張取景,造成其他客人的不愉快的可能性。加上這邊是辦公區,用餐時間翻桌率高得驚人,一個網美可能會吃掉兩到三組客人的時間。所以也不能說這樣的要求不合常理!最為重要的就是:他媽的不要浪費食物啊!!!!!! 備註:而可愛的是,在2019年中,老爺爺迎來了小孫子後,店內就幾乎籠罩在祥和的氣氛中了!

-吃お好み焼き必備的小鏟子-
吃飯必些利其器
如果是只有吃お好み焼き的話,就只會有小鏟子。但是因為這次我們還有點炒麵,所以就有叉子! 好險有叉子⋯⋯不然只用小鏟子把什錦燒吃乾淨可是很吃技術的啊!

-份量大概是屋台炒麵的1.5倍-
驚人的份量
不虧是給辦公大叔們吃的午餐呀,這份量果然管飽。但偏偏我們還各點了一份お好み焼き⋯⋯我真的開始害怕會吃不完,然後從此被拒絕往來啊!

-お好み焼き塗醬-
獨家塗醬
最一開始有說到お好み焼き是有搭配醬料一起食用的,而這家店除了用料非常大方跟實在之外,好吃不膩的醬料更是我大推這間店的原因。
多數印象中的什錦燒醬料都是偏鹹或是偏甜,可能是因為台灣人口味與日本口外還是不同,所以常常第一口吃了很驚艷,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但是這個店家自製的塗醬,完全能讓什錦燒的味道融合其中,雖然鹹味仍然偏重,但完全不會讓人有吃膩的感覺!反而能有一種微妙的開胃感。搭配後勁微甜的收尾,更是讓人會忍不住再多加一點、再多加一點的往下一口的什錦燒上塗。

-沒有在客氣的干貝-
海鮮好像不用錢
雖然跟法國相比,日本海鮮真的便宜到可以餐餐吃。但是高級食材(如干貝)對當時窮社畜的我來說依然是沒有辦法無痛購買的。不過這個只要700¥元就能在其中吃到至少5個以上的大型干貝實在是令人驚豔不已。難怪我老闆說這裡用料真的很大方!
不開玩笑的一口一顆大干貝,那種口慾飽滿的感動啊!

-經過多次練習,終於能把お好み焼き乖乖放上小鏟子-
不知道這邊有沒有特別會用小鏟子的人?我覺得這玩意真的不大好用,一鼓作氣才能讓他站上板子不說,不管用哪個方向入口⋯⋯都有種不夠雅觀的感覺啊!

-巷弄美食是絕不能錯過的!-
最後,稍微查了一下,經歷過COVID-19的攻擊後,這裡依然堅毅的存活了下來!真是可喜可賀!